9月1日,為期四天的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簡稱“博博會”)在河南省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展會現場文博數字產品百花齊放,展現出智慧博物館創新發展的無限可能。
廣州凡拓數字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最新文博數字產品精彩亮相展位2A8-1,展示博物館數字化的豐富成果。超寫實文博數字人“班昭”正式出道,攜手文博專家詮釋博物館數字化魅力。
數字人對話專家 直播共議文博數字化發展
開幕當天,凡拓數創自研打造的超寫實文博虛擬數字人“班昭”便已化身數字導覽員,帶領大家參觀博博會。
數字人帶你看博博會
數字人“班昭”與文博專家一同介紹南京博物院和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聯合展區的數字沉浸展,并獲得了現代快報等媒體報道。
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本屆博博會,凡拓數創聯手文博圈現場開啟直播間,由數字人“班昭”主持對話文博行業專家,共議博物館數字化發展。
第一期直播主題為“博物館數字化建設與發展漫談”,對博物館數字化現存問題進行了精辟入里的分析并表達了自己的未來展望。
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數字化專委會秘書長、首都博物館信息資源管理與出版部主任孫芮英分享了首都博物館口述歷史項目和數字出版項目,展示了技術推動博物館數字資源建設與利用的優秀成果。
南京博物院圖書信息部主任張蒞坤分享了南博展位上“揚州大運河博物館運河上的舟楫數字展”的創意策劃和制作過程,數字展示技術與博物館特色的巧妙結合達到了極好的傳播效果。
凡拓數創集團副總裁王筠女士以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展陳故事為例,展示了數字企業在博物館數字技術應用上的嘗試與創新突破。
文博數字人直播間廣受歡迎,近萬人進入直播間參與互動,參與文博數字化議題的探討。
展會第二天,文博數字人直播間就數字技術在博物館展覽中的應用話題展開探討。
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分享了近期浙江博物館火爆“出圈”的的“麗人行”展覽,數字技術將限時的展陳搬到了線上,打造“永不落幕”的數字展廳。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則詳細介紹了河南博物院展位亮點,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與數字展項拉近了觀眾與文物、與歷史文化的距離。
而在探索數字技術與博物館融合的道路上,數字文化企業在其中發揮著一份重要力量。
凡拓數創數字展館事業部總經理羅志誠闡述了凡拓數創元宇宙相關技術研究,打通線上線下、虛實相融的元宇宙展館將助力博物館煥發更強生命力,數字化展覽更出圈。
“數字人+博物館” 碰撞N種玩法
來到凡拓數創展位附近,即可看見穿戴動作捕捉設備的演員擺動身姿,身后屏幕上的古風少女“班昭”隨之舞動,精細的數字模型和靈動的跟隨動作吸引了觀眾們的駐足觀賞與討論。
2A8-1凡拓數創展位
展位中央的裸眼3D大屏上,數字人“班昭”與游客親切對話,逼真的立體效果帶來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講述著博物館數字展示的技術革新成果。
凡拓數創提供虛擬數字人全棧解決方案,利用成熟的3D可視化交互與人工智能技術,目前已成功打造數字人“班昭”入職廣州乞巧文化博物館、助力打造國家博物館首個數智人“艾雯雯”等成功案例,公司AI數字人虛擬博物官入圍第八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推介活動,作品《博物館沉浸式體驗——AI 數字人交互》在第十三屆虎嘯獎評審的4000余作品中突出重圍,榮獲營銷綜合-政府機構及地產形象類等級銅獎。
凡拓數創AI數字人獲虎嘯獎形象類大獎
元宇宙展館 展現歷史與科技之美
展位前方大屏展示了基于AI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數字多媒體集成與3D可視化交互技術等核心技術打造的元宇宙展館,將打破物理與現實的固有印象,實現元宇宙場景化,虛中帶實,實中有虛。
元宇宙展館不僅是線下展館的延伸與補充,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完整、更具沉浸感的觀展體驗,其游覽與傳播的便利性也將助力博物館火爆“出圈”,促進優秀文化的傳承推廣。
展位左側珍品館工藝美術品3D展示系統大屏,還原傳統博古架展示的形式,系統展示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創作的具有嶺南特色的傳統工藝美術佳品。
指尖輕點即可細致全面地
超近距離觀賞了解工藝美術品
“多寶閣”數字魔屏集互動引流、高保真3D渲染和數字展示為一體,讓琳瑯滿目的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故事觸手可及,數字化記錄實現了文物的永久保護并便利資源共享,助力博物館的資源管理升級及文化傳播。
博大精深,文脈源遠流長。,數字創意全新演繹中華文化展示與傳承,科學技術助力博物館創新發展,本次博博會現場精彩紛呈,為智慧文博開啟多樣新體驗,展現博物館數字化發展無限可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