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河南省鄭州市遭遇罕見持續強降雨,受災嚴重。記者楊前鋒有幸與鄭州市白沙鎮白墳幸福家園社區干部群眾一起進行了五天五夜的抗洪自救,這就是現代版的“抗洪圖”。
白墳幸福家園社區位于中牟縣白沙鎮,總計800余戶,2800余人,離這次決口的七里河直線距離3公里。7月20日早7點,小區外面已開始少有積水,白墳幸福家園黨支部書記張中林站在大雨中安排支部委員張永鋒、黨員郭新建等五人,帶領60余名黨員分成五組,針對小區內五個車庫入口,13個步梯入口,正面應對可能到來的洪水,及時通知居民把所有車輛從車庫移至小區地面防止內澇,并提前預備大量的防汛沙袋。
奮戰近六個小時,沙袋一排排地堵在車庫出入口。下午一點三十分左右,雨下得更大了。黨支部書記張中林打電話協調調運更多的抗災沙袋。下午四點多,四輛鏟車,六輛運輸車,一臺挖掘機很快來到小區,馬不停蹄地運送各類物資。此時暴雨下得更大更急,但沒有一個人退縮,此時路面雨水已開始倒灌進入小區。此時,離小區約3公里的七里河河堤決口,水位以每小時十厘米的速度快速上漲。有更多的社區群眾、租戶自發地加入到抗洪現場。沙袋不夠用了,小區居民把自家的米面騰出來,收集了近400多條編織袋用于抗洪。黨支部書記張忠林,幾個月前左腳韌帶斷裂,但他不顧傷痛折磨,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依然身先士卒地奮戰在抗洪搶險最前沿,給干部群眾樹立了榜樣。
21日早上六點,小區門口的水已經淹沒到成年人的胸口??购閾岆U的人們仍在忙碌著,整整一夜未眠。車輛在水中已無法行駛,人們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一艘沒有動力的小船上。村里還存有裝修房子的水泥,書記張忠林用沙啞而堅定的語氣指揮干部群眾搶運水泥。人們把水泥一袋一袋地從水中撈起,放在沒有動力的小船上,眾人合力推過來,經過了兩個小時的加固,整個地下出入口,就像一小型的攔水壩,傲然屹立,險情再一次被控制,人們這才拖著疲憊的身軀歇息片刻。為排水備用,張忠林卻又在緊急聯系發電機、水泵。
22日早八點,小區內3臺發電機正在調試,20臺水泵已全部到位,地下車庫的積水也只有20厘米左右。下午一點多,發電機和水泵全力啟動排水,小區內水位很快下降到30厘米左右
下午,利用休息間隙,張中林書記召集全體村干部開會,安排村干部主動聯系供電部門,爭取五天內供電,并要求小區居民沒有大事不許外出,所有超市不能哄抬物價,村里要通過各種方式緊急采購一些礦泉水,給居民免費發放。
此時,在抗洪搶險的近80小時時間內,張忠林書記只休息了四個小時,他還拿出2000塊錢,采購礦泉水供居民應急。
23日早上,記者聯系到了老家的山東省寧陽縣青年創業協會的會長孫有建,他兩小時內在協會內籌集捐款近兩萬元,采購物資后連夜裝車,直奔千里之外的鄭州。
24日上午,山東寧陽青年創業協會副會長劉寧帶隊,將300箱水,389箱方便面,60件雨衣和一些藥品等物資,送到了白墳幸福家園。
從7月20日到7月24日,白沙鎮白墳幸福家園60余名黨員,300余名居民,在村書記張忠林的帶領下,齊心協力抗洪搶險,用他們的辛勤的汗水,確保了小區居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詮釋了基層黨支部和群眾在關鍵時刻勇于擔當,勇于付出,勇于奉獻的良好精神。(楊前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